免費法律咨詢熱線: 400-900-9881 請輸入您的電話, 立即免費咨詢專業拆遷律師
【基本情況】
陸先生是四川省安縣的一名拆遷戶。2007年12月,陸先生承包了一處廢棄廠房,經過翻建后成立了一家食品加工廠。經過四年嘔心瀝血的經營,陸先生的食品加工廠經營業績日漸突飛猛漲。2011年,陸先生的食品加工廠面臨拆遷。
陸先生生意興隆的食品加工廠被評估作價為100萬出頭,令陸先生深感拆遷之痛;評估單位乃是由安縣政府單方委托,且沒有到食品加工廠進行實地勘測;對此拆遷行為以及拆遷的補償價格,陸先生難以接受,故拒絕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縣政府動用了歪招——以拆除違章建筑為名,偽造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爾后在沒有任何法定手續的情況下,挑選了一個陸先生及其家人均不在食品加工廠的日子,一舉將廠房夷為平地,甚至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設施砸壞并掩埋在廢墟中。2012年3月,北京創為律師事務所接受了陸先生的委托,開始維權之路。
【維權之路】
介入案件之時,創為律師團隊律師也不禁感嘆陸先生拆遷之痛的決絕,區政府違法強拆,是創為律師診斷陸先生這個案件后確定的最強訴因,故而,律師介入該案件后直接就安縣政府對陸先生食品加工廠廠房強行拆除的行為向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確認違法之訴。
由于我國行政訴訟起步蹣跚,發展困窘,立案難是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這一宿命在陸先生訴安縣人民政府違法強拆一案中亦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似乎并不是人民的法院,既拒絕立案,也拒絕出具不予立案的裁定。然而,創為律師毫不懈怠,憑借多年的成功經驗,最終解決了立案的難題。
強拆違法攻勢“過境”,安縣人民政府開始在被告席上如坐針氈,加上主審法官審查案件材料后亦認為被告確實存在嚴重違法情形故而力主在原、被告雙方之間斡旋調解,使安縣人民政府意識到了自身行為的不妥之處,原本一方恃權傲物、一方堅定維權的形式急轉而變,按照創為律師的預期走向了和談之路。2012年12月,陸先生最終獲得了高額補償并簽訂了《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書》,實現了他的正義之夢。
上一篇:集體土地廠房拆遷補償
下一篇:廠房拆遷補償的標準
關注方式:
1、掃一掃左側二維碼關注
2、搜索“bjchuangwei”關注